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政策公开>宜春政策

宜春市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

访问量:

关联稿件:

​  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春市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信息分类规范性文件

  宜府办字〔201924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三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宜春市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328


  宜春市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促进消费升级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消费水平,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宜春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省委“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全面深入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建设“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等一系列发展思路,坚持“量质双升”,优化市场供给;坚持“软硬兼施”,优化消费环境;坚持“长短结合”,提高消费能力,着力实施消费升级“五大行动”,为推进宜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谱写宜春发展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动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力争实现“一年大改观、两年大提升、三年大跨越”。

  一年大改观。城乡消费基础设施较大改善,商贸领域消费统计体系初步建立,消费氛围不断浓厚,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提升。

  两年大提升。新的消费增长热点不断巩固提升,消费结构、消费环境进一步优化,消费层次、规模、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年大跨越。城乡消费环境明显改善,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显著加强,现代化流通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消费总量、结构、品质跃上新台阶。到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900亿元,网络零售突破50亿元,餐饮业零售额突破100亿元,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00家以上。

  二、主要工作

  (一)实施“优品”行动

  1.提升“绿品”品质。发挥我市生态优势,着力发展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富硒产品、地标产品、老字号产品,打造樟树中药材、宜春大米等一系列区位优势产品。创新营销方法,实施宜春特色产品“两上三进”(上高铁、上飞机、进机场、进车站、进加油站)活动,拓宽宜春特色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绿色农产品品质,加大本土品牌整体包装设计和策划推广力度,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美誉度,打造一批知名商标、品牌。振兴老字号品牌,推进老字号企业名称、字号、商标“三统一”,编制宜春老字号传统技艺目录,持续开展老字号认定申报工作,力争2021年前新增中华老字号2家、江西老字号8家。打造具有宜春特色的名店、名宴、名菜、名点、名小吃等美食名片;积极参与“赣菜美食节”,加大宜春本帮菜推介力度,推动宜春特色小吃产业化经营。〔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2.扩大“海品”进口。丰富进口商品品类,满足消费者对海外中高端消费品的消费需求,吸引境外消费回流。组织市内重点消费品采购商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活动,扩大日用消费品进口。积极引进路易威登、古琦、普拉达、巴宝莉、范思哲等国际高端品牌落户,吸引国际一线品牌在宜春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到2021年引进国际高端品牌23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宜春海关、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3.加大“名品”供给。积极引进名企入街、名品入店,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支持新品消费,加大全国各地特色产品引进,重点支持万达广场、天虹购物中心、润达国际购物中心等城市商业综合体。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加强智能和信息消费,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发展,促进高品质家电、智能家居、科技数码、虚拟现实(VR)等产品市场发展;引导个性化定制消费,加快“她经济”“童经济”“老人经济”发展;促进体验式消费,鼓励各类市场主体进入高品质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消费品质。〔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二)实施“兴市”行动

  4.打造高品位特色商业街区。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改造提升,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在现有城市商圈、商业街基础上,按照城市功能分区,培育建设一批高品位的特色街区。积极推进宜春润达国际商业步行街、王子巷商业街、温汤镇古井泉商业街、铜鼓县汤里温泉商业街等项目建设,打造集文体娱乐、购物休闲、餐饮美食等各种业态、适应各年龄群需求的大型综合业态集群,形成雅俗共赏、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城市商圈,构建展示城市商贸繁荣的主窗口。到2021年,培育3个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打造1个省级高品位步行街和1个省级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文广新旅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5.构建社区消费服务中心。强化城市社区商业网点规划,加快社区便利店、菜市场建设,鼓励连锁便利店按有关规定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及二类医疗器械;推动建设集美容美发、家电维修、洗衣修鞋、家政托幼、人像摄影、代办邮件、生活缴费、日用消费品等社区基本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消费服务中心,完善社区生活“一站式”服务功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市监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6.繁荣夜间消费市场。提升改造夜间街区,促进美食名吃、演艺、体验娱乐、文化休闲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业态发展,引导餐饮店、便利店、娱乐场所等服务类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和营业时间,鼓励发展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娱乐场所。打造“半山夜市”等一批富有本地特色的夜间消费活动项目,建设便利服务型夜间经济集聚区。到2021年,打造2-3个市级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监局、市住建局、市教体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7.建设进口商品交易平台。推动加快进境免税店建设,加快推进跨境电商智慧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袁州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申报。到2021年,全市引进培育1家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创建1个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宜春海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宜春市中心支局、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8.加快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充分利用省级支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政策及资金,重点扶持赣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国际商贸城和江西锦江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大做强,重点改造贸易广场、建材市场,打造赣西商品交易中心、赣西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赣西地区冷链物流中心。加快推进二手车、报废汽车等一批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和消费平台。〔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9.实施乡村商贸振兴工程。继续将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工作列入政府重要民生工程,加大财政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构建多元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农贸市场发展体系,进一步培育和创建一批工贸型、农贸型特色商贸小镇。到2021年,全市力争创建5个省级特色商贸小镇。同时推动有关县市区建设连片发展的区域性商贸中心。〔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三)实施“强商”行动

  10.培育商贸龙头企业。支持商贸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整合资源,加快品牌建设。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向多行业、多业态拓展,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到2021年培育年销售额超50亿元的大型商贸龙头企业和市场1-2家。指导帮助商贸企业申办进口资质,培育一批消费品进口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宜春海关、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11.引进大型商贸集团。加大商贸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盒马鲜生、奥特莱斯、山姆会员店等国际国内知名零售品牌企业,打造大型商贸企业项目。加大引进国内外酒店管理公司、知名连锁品牌酒店力度,力争到2021年新引进2-3个知名连锁品牌酒店,培育一批适应消费升级要求、特色鲜明的酒店集团。〔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广新旅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12.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创新转型。鼓励引导实体商贸企业转变经营理念,调整和优化商品品类,丰富娱乐、影院、健身、美容美体、儿童游乐、健康美食等体验式业态,推动向“商品 服务”转型,力争到2021年创建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示范企业5家。推动传统餐饮住宿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温汤镇、铜鼓汤里等民宿区。以锂电池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平台为依托,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培育“绿色饭店”“智慧餐厅”“无人餐厅”“乡村民宿”等新的业态模式,促进文旅与食宿融合,推行智能订单、刷脸支付、用完就走,提升消费体验。引导城市有实力、有信誉企业在农村开设分店,健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推进实体零售企业与跨境电商进口企业开展进口商品采购供应链合作,设立形式多样的跨境电商线下体验店。〔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1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深入实施“互联网 商贸流通”行动,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生活服务业在线化,建立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与现代物流紧密结合的新模式。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模式,完善社区智能快件箱等末端服务设施,到2021年全市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快件箱覆盖率达到75%,县城住宅小区覆盖率达到60%。深入推进铜鼓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完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移动“和我信”等平台对接,实施“宜春产品网上行”活动,拓宽宜春产品营销渠道,提高宜春产品线上销售比重。〔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四)实施“旺客”行动

  14.做旺应季消费。围绕季节性消费热点和重要节假日,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举办月亮文化旅游节、民俗文化节、禅意旅游文化节、袁州栀子花节、万载百合花旅游节、奉新猕猴桃节、“半山夜市”啤酒节、“半山夜市”美食节、庙会、采茶节、年货节等各类主题购物节会,做到“无节造节、有节造市”“月月有活动、每季有节会”。市里每年举办1次全市范围的大型消费促进活动,各县(市、区)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应季消费”活动,持续营造浓厚的促消费氛围。〔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15.做大会展经济。重点做好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樟树全国药材药品交易会、中国(高安)陶瓷采购节、中国锂业大会暨中国(宜春)锂电新能源产业高峰论坛等4个重大经贸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提升我市国际化邀商招展水平,提高宜春知名度、吸引力。依托县市区位产业优势,以“一城一展一会”为目标要求,重点打造樟树药材、高安陶瓷、宜春锂电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展览会,吸引全国相应行业客商到宜春参会参展。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牌展会到宜春举办,鼓励全国各地各种商协会、行业组织,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情况和消费热点,开展高品质家电、智能家居、“她经济”“童经济”、家具、汽车、酒业等N个全领域全行业展销、展会活动,在全市形成“季季有展销、月月有活动”的会展格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工信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16.做优商旅文体融合发展。以明月山旅游为龙头,融合推出禅文化游、自然生态游、特色街区游等旅游新品种,吸引更多国内外各界人士到宜春休闲观光,加快商旅中心和商旅特色镇建设,推动商旅文一体化发展,实现能游能购、一游就购。健全公交互联互通网络,发行“景点—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高级酒店”一站式旅游通票,让游客享受游玩、休闲、购物的便捷消费体验。〔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五)实施“捷运”行动

  17.提高商贸物流配送效率。扎实推进国家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城乡高效配送骨干企业,重点围绕完善配送网络,发展医药物流及城乡一体化配送等方面开展试点,初步建立起高效集约、协同共享、融合开放、绿色环保的城乡高效配送体系。鼓励大型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等建立仓储配送中心,全面推广应用标准托盘、周转箱(筐)等单元化物流器具,提升改造仓储装卸设备标准化水平,实现带托运输;加快智能化发展步伐,降低仓储管理成本。打造中汽高安森泽物流产业园,推进丰城市水铁联运物流基地、国控丰盛公路物流港、高安、樟树物流基地、宜春港丰城港区物流节点和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市5个物流产业集群,促进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率下降1-2个百分点。〔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市监局、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18.优化综合物流运输。以福州江阴港、宁波港为重点,打造铁海联运集装箱快速运输通道,积极推动我市货物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等效率。大力发展明月山机场国内航线航班,增加与重点地区的航线航班。〔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宜春海关、市发展改革委、各县(市、区)政府、“三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全市促进商贸消费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市直各有关单位为成员,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负责日常协调、督查、考核、通报。市直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各地要高度重视,建立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协调机制,落实消费升级主体责任,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三年行动计划,按照项目化、工程化的要求,细化方案,量化指标,明确任务和年度项目计划,于2019420日前报市商务局备案。

  2.加强政策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引进高端品牌、消费促进活动、做大做强会展业的投入力度。各县(市、区)要统筹资金,出台政策,加大财税、金融、用工、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用水、用电、用气工商业同价政策。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营造便利环境。合理设置城市配送所需的公用仓储、配送车辆停靠、装卸、充电等配套设施和场地,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有关制度,为企业发展夜间配送、共同配送创造条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完善举报投诉服务体系,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

  4.建立落实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协调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及时解决促进消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月调度、季分析”工作机制,加强对重点工作任务跟踪,定期通报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对工作落实不力、行动计划推进缓慢的单位和部门要通报、约谈。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具有量化指标、明确标准的促进消费体系。完善消费领域统计制度,创新统计方法,做到科学统计、应统尽统。

  5.广泛宣传引导。密切与宣传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消费升级、商贸流通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宣传报道,为行动计划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各地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不断发现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认真组织推广。


​解读《宜春市进一步激发商贸消费潜力促进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